田里种出“金稻穗”
2019-09-15 17:17:27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衡东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侯云驰 | 作者:侯云驰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911

       衡东融媒体中心9月15日讯(融媒体记者 刘慧玲 通讯员 周健) 春种一粒粟,秋收万颗子。9月15日,秋高气爽,阳光灿烂。上午10时,记者来到位于衡东县新塘镇龙头村的鑫农投公司“巨型稻”生态综合混养扶贫示范基地。

       在蓝天白云下,放眼望去,不远处的田野上,一垄垄栽种的“巨型稻”,随风摇曳,泛起一轮一轮的绿波,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杆,预示着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。

      “你看,这株巨型稻子,是省农科院团队研发的杂交稻新品种。”记者和该县供销合作社理事会主任文洪斌一块来到基地“巨型稻”综合混养试验田的田埂上,他靠近田埂边的“巨型稻”,用手比划着和稻子比高低。

       “人的身高一般是一米七至一米八左右,这片“巨型稻”的植株最高达二米二。”这位负责人说,稻子不仅有身高的特点,它与普通杂交稻相比,还具有超强的抗旱、抗涝和抗病虫灾害的特性。一粒种子可分蘖五十余兜,每穗谷粒数量平均高出普通杂交稻一半以上。

       服务“三农”,是基层供销社的立足之本。去年10月,衡东县供销社与鑫农投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合作,从省农科院引进“巨型稻” 杂交新品种,在位于新塘镇龙头村的供销综合混养示范基地,试种了140亩实验田。据悉,这是衡阳市引进的第一家‘巨型稻’综合混养示范试验基地。

       稻花香里说丰年。“今年种植的‘巨型稻’亩产预计突破1000公斤,总产量突破14万公斤。”总公司负责人陈永辉欣喜地说,加之稻田共生混养虾、蟹、鱼、蛙、鳖等特种水产品,经济效益可观,尤其是当地贫困户受益。“目前,在试验田务工的农户有40余户。其中贫困户有12户,农户年人均务工收入近2万元。”

       “巨型稻”的稻米纯正,口感好,产品不愁销路。陈永辉说,光今年中秋节假期,公司就签订订单20多吨,产品远销广东和湖南本地市场。

       播种“巨型稻”,收获“金谷子”。栽种巨型稻的好处,农民看到眼里,跃跃欲试。“明年,我们想在自家的农田里栽种几亩巨型稻子,盼望有个好收成,早日摘掉贫困帽。”家住新塘镇龙头村27组的村民陈友生,带着几个贫困户找上门来,与基地签订种植合同,老陈的脸庞洋溢着笑容。

       “衡东的气候、土质很适合‘巨型稻’的生长,这个新品种也适宜水产品混合养殖,对促进全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、优化升级,提高农田综合经济效益,是个有益的探索”衡东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说,明年,县里将在新塘镇大面积试种“巨型稻”。力争在两三年内,在全县大面积种植推广这个新品种。“那时,田里种出金稻穗,托起农民致富梦。”

责编:侯云驰

来源:衡东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